2025「場域智慧」即興藝術研究會 2025-01-22T09:53:23+00:00

Project Description

報名網址
https://reurl.cc/6jq00M

2025「場域智慧」即興藝術研究會

場域的智慧一直都在,只等個人來。而那個人就是你。
你是場智,場智也是你。
在即興藝術研究會,體驗「芝麻開門」的即興創意。
在「當下即用」中,練習五感回歸以及五感超越的勇氣。
在世事無常中學習放鬆,將自身完整投入場域,擁抱每個當下的變遷。
透過各種架構的引導,練習深層聆聽,開顯場域智慧的本然。
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練習即興藝術、接觸即興、音聲正念、結構即興及表演。
以藝術玩心,在玩得津津有味裡,開闊視野,體驗生命富有的力量。

【場】
溫柔的扎根感,誘發肢體中軸的力量,透過團體互動與支持性的學習歷程,探問「獨特與群體」的存有,在感知中一起共創「共感的體悟」。
【行】
應用動禪的心法「身在哪裡,心在哪裡;清楚放鬆,全身放鬆」。
【律】
音律之美,聽肢體與心跳間的舞動。
學習感知沉澱裡的清明與力量,探討肢體音聲與日常事物之間的敘事意境;於是在當下創作與創造,從身體出發找到每一個當下最確切的滋味與幸福。

工作坊第一階段:學習「五感沈浸」的專注與細緻體驗。學習如何在場中休憩,恢復身心力量。
工作坊第二階段:體驗接觸即興與即興藝術重要的本質「五感超越」。
工作坊第三階段:實作「即興架構」與「即興表演」裡的創造價值。

🌱 引導師 / 黎美光

關注「舞蹈創意與哲學」的社會力量。
【黎美光。創意/心理。工作站】創意總監;「古舞團」團員,「舞蹈空間舞團」即興老師。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禪藝老師。
致力即興藝術的推廣與研究,擅長整合「跨領域藝術教學」之相關議題,並自1993年即開始在英國接受身心學肢體療法訓練Feldenkrais Method、Alexander Technique,及進修Craniosacral Resonance等,持續應用在舞蹈教學及創作上。同時學習身心安放的道路,透過禪法、哲學及心理學與即興藝術的方法,探問生命力的展現。
曾任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,義大利及希臘「國際即興舞蹈紀錄片」拍攝,台北公共藝術節駐區藝術家,當代美術館駐校藝術家。並受邀教學及作品發表:日本、韓國、香港、馬達加斯、印度、英國、美國、澳洲、奧地利。受邀帶領工作坊: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台南市美術館、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、北藝大感性啟蒙、廣慈社宅公共藝術、新營藝術季、空表演實驗場、風舞團、Soul Lab靈魂實驗所、拾田創意、跳舞蘭計畫等。

🌱 協同引導師 / 賴思穎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碩士。現為「古舞團」團員;基隆市立建德國中舞蹈班即興創作教師。
投入即興藝術、接觸即興、身心學的研究與教學,劇場表演、創作,及口述舞蹈研究執行等。為臺灣身心教育學會「身心律動Flowing Moves」認證教師;2020獲羅曼菲舞蹈獎助金赴美國NSS January Workshop即興工作坊交流研習;2022-2023參與清華大學華德福師資培育課程一年。
曾參與「古舞團」、「不二容戲劇工作室」、「行行製作」、「InTW舞影工作室」、「無垢舞蹈劇場」等團隊製作演出,並於空總玩聚場、相遇舞蹈節、三十沙龍創作空間等發表作品。受邀帶領工作坊:馬來西亞Contact Festival Kuala Lumpur、北藝大師培課程、臺藝大多元課程電影系工作坊、耕莘專校大學社會責任計劃、漸凍人協會照顧者活動與志工訓練、楊梅故事園區藝術文化探索、神色舞形舞團、好時良身、跳舞蘭計畫等。

🌱 特別客座 / 李宇鎔
現任 【黎美光。創意/心理。工作站】音樂總監,台北藝術大學及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兼任講師。 
畢業美國百克里音樂學院,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藝術教育研究所。 嘗試各種樂器與即興舞蹈的結合,實驗各種跨域的合作及音樂演出。專門為舞者研究的即興音樂與肢體引導。擅長在場域中尋找「聲。音」之可能性。研究即興音樂從身體律動出發,借身體與生俱有對聲音直覺反應「身響音」即興引導專長,也是肢體音樂專業訓練者同時也為舞蹈專業課程即席伴奏。 
參與:宜興國際素食博覽會「話頭班樂團」演出,神色舞形舞團「溫度」創作作曲及現場音樂演出,拾田創意有限公司為敘畫師JayceLee「Scribing 敘畫」即興彈奏創作系列《真實的動-社會流現劇場》,「國際愛跳舞即興節」現場音樂家,台中國家歌劇院《平珩說舞》現場音樂家及對談者。